English

歌唱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题材歌曲的回顾
2000-10-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今年是抗美援朝50周年。1950年10月的一天,我在安东(今丹东)市的一个礼堂里听报告,报告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邓华将军,当报告进行一半的时候,忽听到外面响起了飞机投弹的巨大爆炸声,报告会中断了,我们跑出去一看才知道,是美国飞机轰炸鸭绿江大桥。美国飞机多次轰炸这座大桥,大桥终于被炸断了(炸断的桥梁现在还在那里,它已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据说还有些炸弹扔在了我国境内的边境地带,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和破坏。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宣布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赴朝参战,从此一场持续三年的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在这三年里先后有一百多万中国军队到过朝鲜战场,有若干万人伤亡在异国他乡,这其中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他在入朝参战后不久的1950年11月牺牲在美国飞机的轰炸下。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被迫进行的一场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的反击战。战争初期美国飞机控制着天空,我们的运输补给极端困难,给养严重不足,战士们不得不在“一口炒面一把雪”的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作战。然而他们面对的却是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抗美援朝战争可谓艰苦卓绝史无前例,所以祖国人民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号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这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对于保卫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上树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形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必然焕发出灿烂的光芒,迸发出动人的歌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抗美援朝那如火如荼震撼人心的战斗生活,必然会孕育产生出众多的优秀歌曲,这些歌曲不仅影响着志愿军的广大指战员去英勇作战赴汤蹈火、赢得那场战争的胜利。同时它们也影响着那个时代的亿万中国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由麻扶摇作词,周巍峙作曲的《志愿军战歌》是这批歌曲的代表作,许多中国人都难以忘记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冬季,志愿军踏着浮桥,高唱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奔赴朝鲜战场的那个历史画面的情景,那歌声已经成为那段历史的浓缩和象征。美国纠集了所谓联合国十六个国家,而中朝两国军队和两国人民的背后却有着全世界人民作为坚强后盾。由崔德志、蔡孑人作词,张风作曲的《全世界人民团结紧》的歌声响遍全国:“嘿啦啦啦,嘿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全世界人民力量大,打败那美国兵呀……”唱出了全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信心。那欢快、明朗、乐观的曲调,感染着亿万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热爱和平,需要和平的环境来建设自己的家园,但是当别人把战争强加在头上的时候,中国人民必将以正义的战争坚决予以回击,由张鲁、许文作词,张鲁作曲的女声独唱《王大妈要和平》就是这样一首歌曲。歌曲中的王大妈是一位热爱和平的妇女,但是当战火烧到家门口的时候,王大妈就不辞辛劳地到处奔走,动员青年们参加志愿军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战争的头一年我们没有制空权,美国飞机十分猖狂,上千辆的运输车辆被炸毁,志愿军的军需补给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指战员们下定决心建设“钢铁运输线”,设立防空哨,千方百计打垮敌人的封锁,保证汽车运输畅通,由孙民作词,丁平作曲的男声表演唱《英雄的汽车司机员》应运而生,一时间“是谁开车到朝鲜、志愿军英雄司机员”的歌声在朝鲜战场广为流传。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发出组成志愿军赴朝参战的号令,广大青年掀起参军参干的热潮,纷纷走出工厂、农村、课堂参加志愿军,由集体作词,司徒汉作曲的《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就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这歌声鼓舞了千万热血青年参加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列,起到了很大的战斗动员作用。志愿军虽然身在朝鲜,但他们的心时刻和祖国相连,他们既是完成国际主义的使命,又是为祖国而战。当时在志愿军中广为流传的,由蔡庆生作词,晨耕作曲的《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就是这种心情的抒发,“祖国的风”把志愿军和祖国人民连在一起。三年战争产生了众多的歌曲,它们是志愿军的心声,是祖国人民的心声,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昂首前进的心声,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伟大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再现。这些歌曲振奋着鼓舞着志愿军的广大指战员克服了艰难险阻,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些歌曲已经成了抗美援朝历史的一部分。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到朝鲜与金日成首相和朝鲜政府会谈并发表联合公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分三批全部撤军归国。我所在的志愿军文工团开始筹备向祖国汇报的晚会节目,我和黎汀、李淑茹等同志组成创作小组下部队体验生活,我们用两个月时间到了上甘岭和其他一些地区的部队,搜集了许多资料,回来后我写了舞剧《战地抡收》,歌剧《阿妈妮送米》,歌曲《告别朝鲜》(后改名《中朝友谊之歌》)等一批作品,特别是作为汇报晚会的主要节目大型歌舞剧《志愿军战歌》,不论是在朝鲜或是在北京演出时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好评,它是由刘汝舟导演,黎汀、李云棋等编剧作词,韩承万、崔惠莲等编舞,白岩、王少康、傅庚辰作曲。记得继周恩来总理二月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之后,我国又于同年四月派出了以郭沫若副委员长为团长的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赴朝进行友好访问,开展中朝友好活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们文工团开始了大型歌舞剧《志愿军战歌》的创作,于是我们志愿军领导出面邀请郭沫若副委员长为歌舞剧写一首序幕诗。记得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前一天,在志愿军政治部礼堂开晚会,晚会进行当中,杨勇司令员、王平政治委员对文工团的一些同志说:“你们还不请郭副委员长题字,他的字写得好哇!”于是大家纷纷拿出本子来请郭老题字,晚会开得喜气洋洋十分热烈,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令人惊讶的是四个小时之后,也就是早晨的五点钟,郭老就交出了一首30多行的长诗,作为歌舞剧《志愿军战歌》的序幕诗。领导上把作曲任务交给了我,由我来为他谱曲,谱好曲之后他亲自朗诵并录音,我们演出的相当一段时期里就是播放他的录音配以我写的音乐。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关系着世界政治格局,关系着中国人民命运的战争,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一场带有国际性质的大战。它的根源、规模和影响产生了丰富的取之不尽的题材和内容,引起了我国(包括国际上)广大文艺家的共鸣和创作激情,所以,即使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之后,文艺家们仍然还以这段历史作为重要的题材,创作了大量作品,如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战地之星》等。其中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毛烽、武兆堤作词,刘炽作曲的《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至今广为流传,久唱不衰,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应当肯定这两首歌曲在艺术上很成功,有着优美动听的旋律,曲调十分流畅,歌词写得很生动,文字很简练,歌唱家的演唱很传神很动人等等,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当年“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儿女,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当年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那些人们,没有忘记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没有忘记,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祖国的和平建设。歌曲表现人民创造的历史,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这是词曲作家们的光荣传统和神圣使命。在抗美援朝50周年之际,回顾抗美援朝题材的歌曲创作,给我们的启迪是永远不应忘记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